威尼斯87978797 >> 智库 >> 智库成果专家观点
一头银发、身型高瘦,眼前这位谦和儒雅的长者是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离约好的采访时间还有10分钟,他已经提早来到办公室等候着。
“我现在已是奔90的年纪了,回望过去的岁月,我把自己的人生称为追梦人生。从年轻时到现在,建设一个伟大强盛的祖国是我一生的夙愿。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准备出发。”陈厚群饱含深情地说道。
60多年来,秉持科技报国的初心,陈厚群潜心从事水工抗震科学研究,主持了一系列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高坝抗震领域难题,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高坝大库上。
边干边学 开拓大坝抗震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从苏联学成归来的陈厚群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参加工作没多久,他就碰上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1959年,广东省河源县新丰江水库蓄水后,频繁发生地震。这是当时国内首次遇到水库地震问题,国外相关资料也不多,各方都十分重视。
考虑到大坝抗震安全研究的重要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决定建立抗震研究组,指定由陈厚群负责筹建,并要求立即结合新丰江大坝的抗震加固开展研究。从此,陈厚群就和水工抗震结下了不解之缘。
“事实上,水工抗震是一门涉及众多专业的交叉边缘学科,无论是在清华还是在苏联求学期间,我都没有专门学习过这方面知识,所以当时感到很困难,也很焦虑。”陈厚群回忆道。
面对国家需要,陈厚群选择迎难而上。本着“边干边学,在干中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精神,陈厚群恶补相关知识,千方百计向有关人员请教学习,以求能尽快入门。
针对新丰江水库地震开展的相关研究开启了我国系统研究大坝抗震安全的先河。由此,陈厚群和团队成员一道亲历了我国大坝抗震研究从启蒙到追赶,从跟跑到并跑,再到某些方面可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全过程。
主编首部水工抗震国家标准,填补我国水工抗震设计空白;建成国内首座三向六自由度宽频域振动台,被国际同行评价为“世界最佳坝工抗震试验设备”;建立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开展“300米级高拱坝抗震技术问题”研究;研发高性能并行“云计算”大坝抗震分析软件,获“天河应用创新优秀奖”……一路走来,陈厚群和团队成员在水工抗震领域攻克了一道道难题,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耄耋之年 担纲大国重器专家组组长
1995年,63岁的陈厚群本以为即将告别自己的科研生涯。在新加坡探望女儿期间,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电话里,我得知了自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这对我来说,意味着新的使命和更大的责任。”陈厚群回忆道。
当选院士后的20多年来,陈厚群加倍勤勉地投入到他挚爱的科研工作中。在他看来,这20多年是他科研生涯中产出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大概三分之二的科研成果出自这段时间。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工程。2011年,年逾八旬的陈厚群勇挑南水北调工程建委会专家委主任的重任,多次带领专家团队走访工程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和技术指导,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高质量建设,确保一泓清水向北流。
2012年,陈厚群又担任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数十次带领专家组深入工程现场,提出数百条建议,为三峡工程安全高效建设与运行殚精竭虑。其中,关于三峡升船机的抗震设计等级建议,为国家节省了十几亿元资金。
“能参与到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的建设中,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我感到十分荣幸。担任专家组组长以来,我一直深感责任重大,时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陈厚群说。
美无止境 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一些现场调研的工作难以开展。居家办公的日子里,陈厚群做了两项他认为很有意义的科研工作。
“针对高坝抗震领域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我提出了与目前国际上权威理念和方法相左的一些观点,并形成论文。”陈厚群介绍,这篇论文经过严格审核后发表在中美合办的英文版《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上。
此外,针对我国现行相关规范中坝体混凝土的强度分级、结构抗力标准值等存在不一致的问题,陈厚群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上作了澄清和建议,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经有关部门研讨后,陈厚群的观点建议被采纳。
谈及对“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理解时,陈厚群表示,评选“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但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清楚,这也是国家对大家的期盼和要求——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够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发挥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
“‘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美是相对的,是动态的,是发展的。美没有止境,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所以,我还将尽心尽力做得更好。”陈厚群由衷地说道。
作者:唐婷
来源:科技日报
?div=-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zhiku@
上一篇:加快实现材料技术突破